近日,北京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相继在《Nature》上发表研究论文。
近日,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添一篇Nature。
IF10+百年名刊成院士“内部福利”,口碑两极分化,它还能投么?
IF10+百年名刊成院士“内部福利”,口碑两极分化,它还能投么?
该项研究首次展示了转录起始复合物与+1核小体的紧密结合
该研究首次发现在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存在肿瘤抗原特异性的记忆CD8+T细胞
我国内地首篇Cell
浙江大学,一周连发Nature、Science、Cell三大刊!
浙大,7日内连发Cell、Nature、Science。
兰州大学预测上海疫情结束时间
官宣!永久编号:52487号,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“华中科技大星”
3月21日,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的华中科技大学收到一份,来自太空的礼物。国家天文台宣布,将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命名为“华中科技大星”。(52487 = 1995 XO2)
近日,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冠检测设备和方法,4分钟内即可出核酸检测结果,相较于传统的“聚合酶链式反应”(PCR)技术,检测时间往往需要2~24小时不等,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升。
近日,Nature发表了来自深圳大学李猛教授团队的题为“Non-syntrophic methanogen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by an archaeal species” 的研究论文。
9月23日,南京大学石云课题组&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凯&赵岩课题组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《Nature》杂志发表了题为“Kainate receptor modulation by NETO2”的研究论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