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非会议期刊如何投稿
EI非会议期刊如何投稿?投稿EI非会议期刊(即EI收录的正式学术期刊)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。以下是详细的步骤说明:
1. 初步准备
1.1 选择目标期刊
- 确定研究主题及目标受众,并从EI收录的期刊列表中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。
- 可以通过EI Compendex数据库或直接访问各个期刊的官方网站来查找合适的期刊。
- 注意期刊的研究领域、影响力、审稿周期和录用率等因素。
1.2 阅读期刊指南
- 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(Author Guidelines),这些指南包含了对稿件格式、引用风格、图表要求等的具体说明。
- 通常可以在期刊的官方网站找到“Submission Guidelines”或“Instructions for Authors”页面。
2. 撰写和准备稿件
2.1 编写论文
- 编写符合期刊要求的正文、摘要和关键词等部分。确保论文有明确的研究目标、严谨的实验设计、详细的数据分析、合理的结论等。
- 确保引用文献格式与目标期刊要求一致。合理排版并按照期刊要求进行分节处理。
2.2 参考文献格式
- 确保参考文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,严格按照期刊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。
2.3 图表准备
- 图表应清晰、准确,具有良好的可读性。确保图表格式符合期刊的具体要求(例如分辨率、文件格式等)。
2.4 撰写Cover Letter
- 撰写一封致编辑的Cover Letter,简要介绍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贡献,并说明为何选择该期刊发表。
3. 在线投稿
3.1 创建账户
- 访问期刊的官方网站,创建一个新的投稿系统账户。大多数期刊使用常见的在线投稿系统如ScholarOne Manuscripts、Editorial Manager等。
3.2 提交信息
- 登录在线投稿系统,按照系统提示逐步填写相关信息,包括作者信息、论文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等。
3.3 上传稿件
- 上传论文的多个部分,包括主文稿、图表、Cover Letter等。如果期刊要求单独上传每个部分,一定按要求操作。
3.4 声明和同意
- 通常需要填写版权转让协议(Copyright Transfer Agreement)或发表授权(Publication Agreement)。有些期刊可能还需要填写利益冲突声明(Conflict of Interest Statement)。
4. 审稿过程
4.1 等待初审
- 提交论文后,期刊编辑会进行初审,以确定论文是否符合期刊基本要求。初审通过后,进入外审阶段。
4.2 外审阶段
- 编辑会将论文发送给多位同行评审专家进行外审。外审通常需要一定时间,可能为几周到数月不等。
- 期间可以通过投稿系统查看稿件状态,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期刊编辑部了解进度。
4.3 审稿意见
- 接收到评审意见后,根据专家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回复。修改稿和回复信再次提交给期刊审核。
- 有时候需要经历多次修订和评审,直到最终得到录用通知或被拒稿。
5. 最终录用和校稿
5.1 接受和校稿
- 如果论文被接受,期刊会发出接收通知并进行最终校稿工作。确保所有内容和排版正确无误。
- 校稿通常通过期刊提供的在线校稿系统进行。
5.2 版面费和版权
- 部分期刊可能会收取版面费(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,APC)尤其是开放获取期刊。按要求支付相关费用。
- 确认版权协议,完成版权转让或授权事宜。
6. 正式发表
6.1 在线预发表
- 一些期刊提供在线优先发表(Online First)服务文章先行在网络上发布,随后在纸质版期刊中发表。
- 文章可以获得DOI(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),供他人引用。
6.2 正式出版
- 在期刊的某一期正式出版发行,会发出通知,文章正式上线并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到。
通过以上这些详细步骤,你可以顺利地完成向EI非会议期刊的投稿过程。确保每一步都细心操作,遵循期刊要求,提高被接受的概率。